核心提示: 优秀党员干部,欧博官网获得的往往是称号,虽是组织授予,但体现的却是群众的爱戴。而落马的党员干部,获得的多是“绰号”,虽是群众赐予,体现的却是群众的反感之情。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善于读懂这些绰号里包含的民意,去顺藤摸瓜,调查一下“绰号”背后的故事。 ===盘点落马贪官“绰号”:五花八门 类型不一=== “大拆大建”型 南京市长季建业:“推土机市长” 法学博士季建业在南京有“推土机”市长之称,市民称六朝古都被他“开膛破肚” 2009年8月,季建业从扬州调任南京,成为南京市委副书记、代市长。2010年1月21日,正式成为南京市市长(副省级)。 此时,南京、扬州两地坊间开始流传,“建业赴建邺(南京有个区叫做建邺区)、广陵(古时扬州称谓)转金陵(古时南京称谓)”。 与在扬州的争议一样,到南京后季建业又开始了新一轮城市发展建设。 2011年3月初,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,将南京市主城区内许多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梧桐等树木移栽。 这些梧桐树对南京市民来说代表着一种特殊情感。移栽造成部分南京市民强烈不满,欧博他们发起活动要求保护南京市内的行道树。 昨日,一位居住于南京多年的李先生抱怨称,季建业来南京之后,南京经常修路导致堵车。更要命的是,每次修路之后,都会频繁更换马路牙石、路灯,“那些路灯更换的时候,连着电线杆都换了好几次,太浪费了。” 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:“拆迁大佐” 在任职普洱期间,一些老干部用“只手遮天、无所畏惧”形容沈培平。 最具争议的是2010年沈培平强势推行旧城改造工程。本报曾报道,这项涉及1812户居民的拆迁项目,存在补偿过少、程序非法等问题,不少建成不久的新房也被拆,百余居民状告市政府。如旧城改造成功,政府可获出让金30多亿元,可弥补行政中心开发资金的20亿元缺口。 针对此事沈培平讲话称“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好,不同意搬迁的大大地坏”,欧博娱乐引起舆论广泛关注。该老干部说,“此后民间流传沈培平是‘拆迁大佐’”。 “作秀”型 广东省委常委、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:“六百帝” 万庆良(资料图) 落马前的万庆良,被网友戏称为“六百帝”。 2011年1月,广东省两会上,时任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在谈到高房价和幸福的话题时讲道,“我工作了20多年,还没买房,现在住的是市政府的宿舍,在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,每月交租600元,当然,政府会补贴一部分房租。” 一时之间,舆论哗然。因为据当地媒体报道,珠江帝景是广州市中心的豪宅,2011年,该楼盘的单价即在每平米4万元以上,130平米的房子,欧博allbet每月租金则在4000元以上。万庆良因此被网友称为“六百帝”,并调侃说“何不食肉糜”,质问他:作为一个市长,缘何如此不接地气? “贪腐堕落”型 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:“玉痴省长” 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总额近八成为玉石,其中一次收受的和田玉就价值350万元;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收受字画、玉石等物品近200件,价值1300余万元。近年查处的各类贪官,大多有这样那样的“小爱好”,从玉石到瓷器,从字画到古董,各类珍奇古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受贿清单里。记者调查发现,一些贪腐官员爱好的往往并非是艺术品本身,而是看中其收受途径隐蔽、“变现”手法多样、“出事”易于推责等“优点”。 “滥用职权”型 “发审皇帝”:证监会副主席姚刚 由于掌管发行部多年,姚刚一度被称为“发审皇帝”。而发行部如今却成了一个“高危部门”。8月25日,证监会发行部三处处长刘书帆涉嫌内幕交易、伪造公文印章被要求协助调查,刘还是姚刚的前任秘书;2014年12月,时任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被查,自2009年创业板发行部成立以来,李量就担任该部副主任。 2013年11月,证监会临时召开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会议,并宣布重启IPO。当时姚刚做总体部署时曾警告以保荐机构为首的中介机构,不能以为新股开闸了,先发了再说,一旦出现问题,谁都逃不了干系。 而这一次,姚刚也无法逃脱。 天津市原政协副主席、公安局局长武长顺:"武爷" 今年7月“落马”的今年7月“落马”的天津市原政协副主席、公安局局长武长顺,坊间人送绰号“武爷”,他“秀”的则是“江湖义气”。“武爷”在天津市公安系统工作40多年,加上性格豪爽,外出时经常一身便装,被一群穿着警服的下属簇拥着走在前面,显出一股“江湖气”。 ===“小绰号”背后隐藏什么“大信号”?=== 官员“贪腐绰号”背后隐藏啥猫腻? 官员的绰号往往是腐败的信号。因为,腐败官员的绰号并非案发后才有,而是案发前就在民间流传,路人皆知。也就说,官员是公众人物,他们的言行举止群众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而一些地方“权力的市井化”自然导致民间解读的“市井化”,由此产生了贪腐官员的绰号。 官员绰号是民意的风向标 官员是 公众人物,他们的言行举止百姓看在眼里,绰号是官员在百姓心目中形象的集中反映,是群众对官员形象的另外一种概括,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给有关部门传递信息,是对优秀干部的肯定与推荐,也是对贪腐官员的讽刺与举报。因此,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也要敢于倾听民意,走出去“闻绰号”,并读懂这些绰号里包含的民意,体会到这些绰号的方向所指,这样才能发现官员的好与坏,才能选拔出群众所需要的好干部。对有贪腐行为的官员,则要按照“绰号”显示的方向标去顺藤摸瓜,调查一下“绰号”背后的故事,说不定会拔出“萝卜”带出“泥”,有利于反腐成本的降低。 官员绰号,也是反腐的切口 官员有绰号的不少,其中包括一些优秀干部。比如孔繁森的绰号是“活菩萨”、牛玉儒的绰号是“孺子牛”。当然,贪腐官员的绰号往往会更“醒目”。 有媒体梳理过一次近几年落马的官员,发现“一些落马官员或多或少在当地有着这样那样的绰号”。这些官员落马后,绰号自然而然就成了“负资产”。但正如一位学者所言,官员绰号也存在这样一种现象:一二把手有绰号,三四把手没声音,考察升迁时,绰号却成了有魄力、有突破能力的标志。 解读贪官绰号透露出的信息 专家表示,针对落马官员的“绰号”,应该有的放矢地清理这些绰号背后暴露出的当地社会经济发展、干部队伍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。为了保障党和人民的利益,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干部少犯错误或不犯大错误,反腐败应抓早抓苗头性问题,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,把问题官员尽早清除出去,把人民利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小限度,即使在“亡羊”之后,亦应该找到漏洞及时“补牢”。 党的十八大以来,包括纪检监察机关在内开展的整风肃纪,“关口前移”,大到贪污受贿,小到中秋月饼、元旦贺卡、春节鞭炮,综合监督,严厉整治,初步形成了“不敢腐”的氛围。伴随着惩治腐败强力高压态势的形成,有关贪腐官员的段子与绰号想必会越来越少。 (责任编辑:) |